台灣人價值觀是否足以在「認知作戰」獲勝
Topic: 5.Politics & Social Studies
Author: Adolf Huang (黃俊炯)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friends.

 

在「認知作戰」領域、台灣與中國已交戰多年。由於中國攻擊方式變化多、層面廣、使台灣疲於應付、防守反擊多於反攻。在得分上、中國佔優勢。今年是台灣之重大選舉年、中國之「認知作戰」多加了支援國民黨及民眾黨、以削弱民進黨為目的。過去、一般人認知的「認知作戰」是粗糙的宣傳戰。但今日、由於網軍是主力、它的多樣性、當先頭衝鋒或支援友軍特別有效。攻擊時善於包裝隱避、它可以說具神出鬼沒細膩操作之本能。

中國與台灣紅藍白陣營所發動的「認知作戰」既然明暗都有。台灣人若具基本的判別能力、則應有能力執行「防守、反擊」。在明的方面、可立即反攻;但在暗的方面、則反應就不一定靈活。所以常常吃暗虧是理所當然的。由於事態之嚴重性尚不夠明顯、心防自然鬆懈。首先、台灣人必須確認「認知作戰」對台灣之影響。為了併吞台灣、在「武攻」前、須做足「文嚇」。中國之統戰與「文嚇」同時進行、在台灣已取得不錯的效果 (台灣紅藍白陣營配合度極高)。所以「認知作戰」之顯著效果是扭曲台灣人之價值觀。例如:中國是敵人還是好鄰居。中國也許會信守承諾、可和平共存、「一國兩制」不會跳票。對紅藍白陣營之媚中親中行為及言論、沒有感覺及缺少警覺性。對中國舖天蓋地之威脅利誘、視若無賭、更縱容其散播。因此在台灣本島內、可說趨近40%之人在「認知作戰」中已投降。60%之台灣人不得不兩面作戰、一方面反擊中國、另一方面防範親中人士之突襲。

「認知作戰」是宣傳戰之一環、屬心理戰、它考驗台灣人之政治判斷。在此、不妨先瞭解「認知作戰」之重要內涵。1:不斷強調兩國人民之血緣關係、即以祖先宗親親人等的「一家親」概念連結來稀釋敵意。一旦敵意少、自然衍生善意、就不用加強心防。2:分化台灣人之主體性意識 (台灣為了自保、必然抗中)。在處理各種事務上、迫使台灣人習慣性的觀察中國當局的臉色、產生順從心態、儘量迎合中國。久而久之、就忘記台灣人之主體性意識。3:現階段、中國以「武嚇」當宣傳、以取代遲遲不敢付諸行動的「武攻」。「武嚇」是流氓行徑、中國對美國日本菲律賓都武嚇過、是名符其實的國際流氓。解放軍之機艦擾台是實質武嚇、但每年在不同地區之大小軍事演習是中國必要的例行軍事訓鍊、中國與在台之親中人士確把它當武嚇。4:「武嚇」之目的是宣傳中國軍力強大、台灣不堪一戰、中國可隨時摧毀台灣。它的作用是使台灣人滋生對戰爭之恐懼、於是妥協投降等各類想法就無聲無影的滲透到部份台灣人的腦海裡。

5: 偶而散播「疑美論」、這是新戰術:或明或暗的散播「美國人不可靠」的言論或消息、製造台灣與美國官方與民間之矛盾。「疑美論」之攻擊點是:美國人不可靠、中國武攻台灣時、美國不會出兵相助。6. 「疑賴論」:賴清德是台獨基本教義派、其作為可能挑起台海戰事。他是危險的「麻煩製造者」、美國不信賴他。7. 「和平與戰爭」之選擇:散播簡當的口語、即支持民進黨就會帶來戰爭、國民黨會避戰、帶給台灣和平。它是恐嚇牌之一項。8. 民進黨政府貪腐:沒有証據就指控是最惡毒的攻擊。重覆攻擊、以假亂真、塑造民進黨貪腐之印象、它有不可忽視之殺傷力。9. 民進黨政府經濟政策失靈、罔顧民生:其實、這幾年台灣經濟發展成績亮眼、是許多國家羨慕學習之對象。卻被親中人士批評成悲慘狀態。

以上例舉出台灣人須應付「認知作戰」之重要面相。在「認知作戰」領域、台灣人是否站穩腳步立場、堅持正確價值觀、攸關交戰之勝率。

Posted: August 22, 2023